高唐县麦秸画非遗工坊成功上线电商,助力留守家庭月均增收2800元
近年来,随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深入推进,越来越多的传统工艺得到了传承与发展。在高唐县,一项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工艺——麦秸画,正通过电商平台的助力,让留守家庭实现了月均增收2800元的喜人成果。
麦秸画,又称麦秆画,是一种以麦秸秆为材料,经过剪裁、拼接、烫烙等工艺制作而成的民间艺术。高唐县作为麦秸画的发源地,拥有悠久的制作历史和丰富的民间艺术底蕴。然而,由于市场环境的变迁和传统工艺的传承困难,麦秸画一度面临着传承困境。
为了破解这一难题,高唐县积极推动麦秸画非遗工坊的建立,通过整合资源、创新模式,让麦秸画这一传统工艺焕发出新的生机。近日,高唐县麦秸画非遗工坊成功上线电商平台,将这一民间艺术推向更广阔的市场,让留守家庭实现了增收致富。
据悉,高唐县麦秸画非遗工坊共有100余户留守家庭参与制作,工坊内设有专门的培训室、设计室和销售部。工坊负责人介绍,为了提高留守家庭的经济收入,工坊对留守妇女进行麦秸画制作技艺的培训,使她们掌握麦秸画制作的基本技能。同时,工坊还与电商平台合作,将麦秸画产品推向全国市场。
上线电商后,高唐县麦秸画非遗工坊的产品销量节节攀升。据统计,目前留守家庭月均增收2800元,有效改善了家庭经济状况。此外,麦秸画非遗工坊的上线还带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,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观学习。
在麦秸画非遗工坊的带动下,高唐县麦秸画制作技艺得到了传承和发展。工坊负责人表示,下一步,他们将继续加大培训力度,提高留守妇女的技艺水平,扩大产品种类,进一步提升产品竞争力。同时,他们还将加强与电商平台的合作,拓宽销售渠道,让更多留守家庭受益。
值得一提的是,高唐县麦秸画非遗工坊的成功上线,不仅为留守家庭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,还让这一传统工艺得到了更好的传承。在新时代背景下,高唐县将继续发挥麦秸画非遗工坊的示范作用,推动更多传统工艺走向市场,助力乡村振兴。
总之,高唐县麦秸画非遗工坊上线电商,实现了留守家庭月均增收2800元的喜人成果,为传统工艺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。相信在不久的将来,麦秸画这一民间艺术将在更多人的关注和参与下,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彩。